重庆2018年下半年中小教师招聘笔试题库——小学教师招聘(知识点5)
- 时间:
- 2019-01-17 10:16:24
- 作者:
- 姚老师
- 阅读:
- 来源:
- 重庆教师资格证
点击查看:重庆2018年下半年中小教师招聘笔试题库
小学教师招聘:教学健康
第一章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不管是在教师招聘还是教师资格考试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这个知识点都是一个高频考点,并且客观题和主观题都有可能考察到,客观题主要考查每种因素对人身心发展所起的作用对应或者结合相应的名言俗语进行考查,主观题需要理解并且识记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所起的作用;接下来中公老师带领大家一起理解这一块知识点。
一、遗传
1.概念: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这些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2.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点拨:主要考查客观题,在考试中需要明确遗传的作用,遗传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为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并且结合名言俗语进行理解。关于遗传的名言俗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将门无犬子。
二、环境
1.概念:环境泛指个体生活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条件,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
点拨:主要考查客观题,在考试中需要明确环境对人身心发展的作用,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同时需要识记关于环境对个体影响的名言俗语。相关名言俗语:孟母三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
三、学校教育
1.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4)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2.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表现在: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点拨:首先明确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所起的作用,做客观题考查;其次,将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的原因和表现做主观题备考。
四、主观能动性
1.概念: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
2.作用: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点拨:首先明确主观能动性对人身心发展的作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并且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其次,需要结合名言俗语理解主观能动性对个体发展的影响。相关名言俗语: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出淤泥而不染。
第二章 关于“全面发展”的相关知识点
一、马克思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社会历史过程。马克思从劳动能力的构成角度来谈人的全面发展,从劳动能力这一点马克思认为现代机器工业的出现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客观的要求,认为具有丰富社会关系的现实个人,他绝不仅仅是做为某生的手段而存在着,而是在满足生存需要的基础上,不断向着满足自身的发展需要和享受需要的方向递进。也就是简而言之,马克思的全面发展强调的是人的体力和脑力两方面的同时发展。
要注意的是,我们去理解马克思的前面发展的时候,需要联系人的自由发展来看待问题,他认为,以前主要是由于机器生产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所以教育主要就是去培养符合生产的劳动力,导致了人只在体力方面的全面发展,而脑力发展相对滞后,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全面发展要更多的强调从人的能力发展的角度,强调人的发展的多方面性和丰富性,自由发展更多的从人摆脱对人和物的依赖,强调人的个性和谐与完善,二者同时构成了完整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二、中国的全面发展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很多的思想理论都是继承马克思的理论,我国在马克思全面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制定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全面发展理论,提出了德智体美劳五方面全面发展的理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要求现代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而且要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不仅要求年轻一代掌握现代科学技术,而且要将他们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审美能力、价值理想、个性完善等精神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并且具备较全面的实际工作的能力和创造的能力。所以中国的全面发展和马克思的全面发展是不同的概念,两者是不能等同的。
第三章 教育使我们都一样——个体社会化的发展
自人类社会产生后就有教育的产生,从原始社会时期至今教育都发挥着它的作用。教育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有着各种影响和作用。教育对人的影响使个体与他人不同,也使个体在接受的教育前后不同。前者表现为使人具有社会性,它的目的是追求个体的共同性;后者表现为使人具有个性,它的目的是追求个体的独特性。教育就是通过个体的社会化和个体的个性化,从而使得作为一个生物体的自然人成为一个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具体的人。因此,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表现为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和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今天我们具体来了解下教育使我们都一样的发展过程——个体社会化的发展。
人从处于婴儿期时的软弱无能的生物体,到依靠后天的学习逐渐地成为一个能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的主体经历了个体从自然生物体到社会活动主体的变化,就是通过个体社会化过程来实现的。个体的社会化是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中,将社会所期望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内化,获得社会生活必需的知识、技能,以适应社会需要的过程。在社会中,人不可能孤立存在,所以社会化是其生存和参与正常社会生活的必要途径。因为如果脱离人的生活环境,尽管有健全的躯体,却不具备人的思维、意识、行为方式,例如“狼孩”、‘豹孩’,这类群体很难融入社会生活,这充分说明了人必须要经过社会化的过程。
对人类社会而言,人的一生从婴儿期到老年期阶段,社会化在不断地调整个体的观念和行为,以适应社会生活变化对人的要求。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学校是个体社会化的场所,教育是个体社会化的途径,教育在促进个体社会化中的能主要表现为:
(1)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
社会文化中存在着不同流派的意识,在学生思想观念体系的构建中,教育促使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特别表现为个体的政治化。教育代表一定社会的要求,传播社会中的主流文化和价值观念,受这种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学生就易于形成与主流社会文化要求一致的思想意识,从而认可并自觉维持现存社会的种种关系。由于教育所传播的文化价值观念的系统性和深刻性,还由于教育活动组织的计划性和严密性、教育形式的活泼性和多样性,就易于使学生接受这种价值观念,并形成完整的思想观念体系。
(2)教育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
人们生活在社会中需要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这就是社会规范的要求,也就是说人的行为要符合所属群体或社会的要求。教育通过社会规范的传递,使人们认识社会规范的意义和内容,认识到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从而规范人的行为,防止个体行为偏离社会的轨道。在日常生活中,教育还具有生活指导的功能。它使人在社会生活中具备必需的知识技能,如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帮助人们学会协调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冲突,使人们学会生活、适应生活。
(3)教育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同的职业代表作不同的职业分工,职业是社会化的集中体现。人生活在社会中,要以一定的职业为生,这就决定了为就业和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必须能够促进个体的职业化。对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而言,培养人的职业角色意识、技能是其核心要求。基础教育作为一种全面的素质教育,也具有职业指导和职业定向的重要职责,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结合国家的需要,确定自己的未来理想,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第四章 学习迁移之早期的迁移理论
学习迁移这一部分的考点,在教师招聘的考试中,通常以单选或者多选题的形式呈现,作为一个易错知识点,在这一部分,我们将重点知识以及考察形式都给各位考生做一个区分。
1.形式训练说
代表人物:18世纪德国心理学家沃尔夫。
观点:形式训练说是对学习迁移现象作出最早的系统解释的理论。形式训练说主张迁移要经历一个“形式训练”过程才能产生。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乃是官能心理学。从形式训练的观点来看,迁移是通过对组成心的各种官能的训练,以提高各种能力如注意力、记忆力、推理力、想象力等而实现的。而且,迁移的产生将是自动的。
重要考点提炼:地位:关于迁移的最早理论;
形式训练说重在训练学生的官能,学习的内容不重要,认为各种官能提高了迁移可以自动发生。
2.共同要素说
代表人物:桑代克、伍德沃斯。
观点:相同要素说认为,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测验情境存在共同成分,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另一种学习,即才会产生学习的迁移。在两种没有相同要素或共同成分的过程之间,两个完全不相似的刺激——反应联结之间,不可能产生迁移,这会使人们对迁移产生悲观态度。
重要考点提炼:共同要素说认为迁移是两种学习之间相似的成分越多,越有可能产生迁移。比如:从对正方形面积的估算迁移到对长方形面积的估算,两种图形的相似成分较多,迁移越容易发生。
3.概括说
代表人物:贾德。
观点:贾德认为,两个学习活动之间存在的共同成分,只是产生迁移的必要前提,而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所以贾德的迁移理论称为“概括说”或“类化说”。
重要考点提炼:概括说(经验类化说)提出共同要素只是必要前提,而迁移的关键是两种活动之间概括出的共同原理,原理、法则等概括化的知识在迁移中的作用,对于学习有广泛的适用性。
4.关系转化说
代表人物:苛勒
观点:关系转换理论是格式塔心理学家1929年提出的学习迁移理论。迁移不是由于两个学习情境具有共同成分、原理或规则而自动产生的,而是由于学习者突然发现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存在关系的结果。人所迁移的是顿悟——两个情境突然被联系起来的意识。
重要考点提炼:关系转化说认为迁移的原因主要是学习者突然发现两个学习活动之间存在的相对关系,符合苛勒的顿悟说理论,突出顿悟两个情境之间的联系。
以上是早期迁移理论及其重要考点,希望对各位考生的备考有所帮助。
第五章 “从众”“服从”傻傻分不清?
应该很多考生都遇到这个问题,“从众”和“服从”这两个概念总是傻傻分不清,而且在做题的时候常常出现混淆的情况,尤其是做概念反选题的时候常常选不出来。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几种:①自己对这两个概念还不是特别理解。②学者们的观点不统一。
1、从众:从众是指群体成员在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下其行为或信念上的改变,及其伴随的行为方式。相对于服从而言,从众是自愿的行为。如:人云亦云。
影响从众的因素:
①个体的特点。首先是年龄和性别。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从众,儿童比大人更容易从众;其次是知识经验;最后是个性特征。
②群体因素。首先是群体的一致性强弱;其次是群体的权威性高低。
③刺激物的因素。首先是刺激物的清晰性;其次是刺激物的内容。
2、服从:服从是个人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的意志而做出相应行为的社会现象。相对于从众而言,服从是非自愿行为。如:屈打成招。
影响服从的因素:
①命令者的权威性。
②服从者的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征。
③情境压力。
对于这两个概念,不同大咖的教材说法不一样,在做题的时候总会导致我们混淆,我们来感受下不同版本的教材对这两个概念的说法有什么不同。
1、章志光的《社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中,给出的定义如下:
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服从即按照他人命令行动的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的相互影响的基本方式之一。
2、而在冯忠良的《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中,给出的定义则是:
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们行动的现象。
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乍一看,怎么感觉章志光的从众概念和冯忠良的服从概念特别像?这也许就是导致我们混淆的原因了,但是没关系,我们看出题人是从哪个本书来出题,由此判断出题人倾向的答案是哪个就可以选出来了,我们来做一下下面这两题来区分一下。
1、因群体引导或压力,个人道德态度与行为倾向于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称为( )。
A.从众 B.依从 C.服从 D.遵从
【答案】A。中公解析:这一题我们从题目当中可以发现出题人用的是章志光版本教材的说法,与“从众”的概念相吻合,所以这一题,我们选从众A。
2、某老师在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表现出与大多数教师一致的行为,这是( )。
A.集体主义精神 B.从众现象
C.服从大局 D.团体凝聚力
【答案】C。中公解析:这一题题目中有“放弃自己的意见”,这个表述与冯忠良版本教材中“服从”说法一致,由此可以推断出题人应该用的是冯忠良版本的教材,所以这题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