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重庆教师资格网! 本站为重庆教师资格证考试民间交流网站,主要为考生提供考试报名时间安排以及教师资格证常见问题答疑等相关信息,教师资格证官网以重庆市教育考试院www.cqksy.cn或重庆市教育委员会所示为准。
在线咨询
公众号
交流群
考生交流
合作联系
在线做题
短信提醒
教师资格考试动态提醒
获取验证码

特别提醒:

1.提醒为短信模式,请填写本人正确的手机号码

2.确认预约后,会有专门的客服确认您预约的项 目,请保持通讯畅通

3.如有任何问题,请致电客服热线:
023-6861-1050 或点击网站首页的在线咨询

2016重庆教师招聘考试综合知识备考冲刺卷3

时间:
2018-12-22 10:35:56
作者:
姚老师
阅读:
来源:
重庆教师资格证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予以揭示而不是凭臆测加以歪曲,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应遵循的这一原则是(  )。

  A.客观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教育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2.按照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的观点,学生将“猫”“狗”“鼠”等概括为“动物”的学习属于(  )。

  A.信号学习

  B.言语联结学习

  C.辨别学习

  D.概念学习

  3.一个人想起岳飞、文天祥等英雄人物时,多半会唤起一种对高风亮节、坚贞不屈行为的钦慕之情,这种情绪体验属于(  )。

  A.直觉的道德感

  B.想象性的道德感

  C.伦理性的道德感

  D.感性的道德感

  4.个体在群体压力下表现出与群体中大多数人一致的意见和行为的现象叫(  )。

  A.服从

  B.从众

  C.去个性化

  D.认同

  5.我国当代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

  A.班集体建设

  B.搞好教学工作

  C.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D.教书育人

  6.提出解决问题的“顿悟说”的心理学家是(  )。

  A.苛勒

  B.杜威

  C.西蒙

  D.桑代克

  7.测验的(  )代表了测验结果的稳定性程度,是评估测验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8.提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桑代克

  B.贾德

  C.奥苏贝尔

  D.韦纳

  9.列提纲属于(  )。

  A.组织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复述策略

  D.监控策略

  10.知识直观的类型中,(  )可以不受时间、地点和设备条件的限制,广泛使用。

  A.实物直观

  B.模像直观

  C.言语直观

  D.符号直观

  11.将那些不被社会和自己所接纳的欲望和冲动,采取一种被社会所赞许的方式表现出来,这种心理防卫机制是(  )。

  A.转移

  B.补偿

  C.升华

  D.合理化

  12.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13.科尔伯格认为,一个人的道德成熟是指(  )。

  A.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

  B.尊重准则和社会公正感两方面

  C.道德信念的形成

  D.能运用道德原则进行是非判断

  14.人的气质类型在社会评价上(  )。

  A.有好有坏

  B.无好坏之分

  C.都是好的

  D.都是坏的

  15.“距离等于速度与时间的乘积”所表达的内容在心理学上被称为(  )。

  A.概念

  B.原理

  C.规则

  D.技能

  16.程序教学的基础是(  )心理学。

  A.构造主义

  B.认知主义

  C.行为主义

  D.实用主义

  17.学生在记忆数列无意义的音节时,前面的练习加快了对后面音节的记忆,这是(  )的影响。

  A.学习任务的相似性

  B.原有的认知结构

  C.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D.学习的指导

  18.李明经常随地吐痰,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老师问道:“李明,你为什么常常随地吐痰?你知道这是不好的行为吗?”李明说:“我也知道这样不对,但有时候就是忍不住。”教师应从(  )人手对李明进行教育。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9.“植物的形成由于栽培,人的形成由于教育”是哪位思想家的名言?(  )

  A.夸美纽斯

  B.卢梭

  C.康德

  D.洛克

  20.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实验演示使学生得到感性知识,这属于(  )。

  A.实物直观

  B.模像直观

  C.言语直观

  D.感知直观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1.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一般具有哪些特征?(  )

  A.共同的班级奋斗目标

  B.一个健全的组织系统

  C.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

  D.平等民主的班级氛围

  22.弗洛伊德把人的意识分为(  )。

  A.意识

  B.前意识

  C.潜意识

  D.后意识

  23.实验法可分为(  )。

  A.实验室实验法

  B.情境实验法

  C.参与实验法

  D.自然实验法

  24.思维的基本过程是对复杂信息加工的过程,它以已知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比较、系统化和具体化等,(  )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A.加工

  B.分析

  C.综合

  D.概括

  25.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主要表现在(  )。

  A.教育使人的价值得到发现

  B.教育促使人的潜能得到发掘

  C.教育促进了人的力量的发挥

  D.教育促进了人类个性的发展

  26.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包括(  )。

  A.家庭教养模式

  B.学校教育

  C.同伴群体

  D.社会宣传媒体

  27.认知策略包括(  )。

  A.复述策略

  B.计划策略

  C.精细加工策略

  D.组织策略

  28.个人的性格、气质属于(  )。

  A.内归因

  B.外归因

  C.稳定归因

  D.非稳定归因

  29.智力群体差异包括(  )。

  A.性别差异

  B.年龄差异

  C.种族差异

  D.志向差异

  30.属于传统教学手段的有(  )。

  A.夸美纽斯的《世界图解》图画型教科书

  B.裴斯泰洛齐的“算术箱”

  C.粉笔、黑板、模型、标本

  D.福禄贝尔的“恩物”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31.中国古代的庄子是内发论的代表。(  )

  32.教育历史上的“儿童中心论”是学生观的一种典型代表。(  )

  33.学习是指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

  34.布鲁纳提出了著名的掌握学习理论,即向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提供最佳的教学和给予足够的学习时间而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掌握的程度。(  )

  35.客体内容丰富、新颖又富于变化有助于注意的稳定。(  )

  36.个体发展具有阶段性,所以教育者要因材施教。(  )

  37.心理自我是在青春期开始发展的。(  )

  38.知觉是人认识世界的开端,是我们一切知识的最初来源。(  )

  39.抑郁症患者与非抑郁症患者及其他病人相比,他选择的个人交往距离较小,这是由于个性差异的影响。 (  )

  40.冯特创立了教育心理学史上第一个完整的学习理论。(  )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41.终身教育

  42.顺化

  43.班集体

  44.刺激分化

  45.投射效应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论述布鲁纳的认知一结构学习论的学习观。

  47.谈谈教学过程的含义及其本质。

  六、教育写作题(15分)

  48•由新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会经历一段艰难甚至痛苦的过程,在这一转折时期,教师可能出现各种问题,其中包括职业倦怠。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那么可能会导致教师情绪低落、缺乏意义感、跳槽等问题。

  请以“教师职业倦怠对策”为话题写作,题目自拟,体裁不限(诗歌除外)。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客观性原则就是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予以揭示而不凭臆测加以歪曲。只有坚持客观性原则,才能对教育过程中心理现象的研究作出科学的解释,才能保证在相同的条件下获得一致的研究成果。

  2.D[解析]学生将“猫”“狗”“鼠”等概括为“动物”的学习属于对事物的共同特征进行概括的学习,按照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应属于概念学习。

  3.B[解析]道德感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三种:直觉的道德感、想象性的道德感、伦理性的道德感。

  (1)直觉的道德感:如,人常会由于莫名其妙的不安感或突如其来的荣辱感迅速地制止自己不当的需要与行为。

  (2)想象性的道德感:如,想起岳飞、文天祥、刘胡兰等英雄人物,多半会唤起钦慕之情。

  (3)伦理性的道德感:指把道德的感性经验与理性认识结合在一起,对道德要求及其意义有较深刻认识的概括的情感体验。

  4.B[解析]题干所述是从众的定义。服从是指个体在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意志的压力下,被迫实施的符合他人或规范要求的行为。去个性化是指个人在群体压力或群体意识的影响下,会导致自我导向功能的削弱或责任感的丧失,产生一些个人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认同表示赞同,彼此观.占、一致。

  5.D[解析]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全面实现教育目的。我国学校教师现阶段为实现这一根本任务,就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提高民族素质奠定良好基础。

  6.A[解析]苛勒历时7年,以黑猩猩为对象进行了18个实验,依据其结果,撰写了《猩猩的智慧》一书。他发扬了格式塔理论,提出了“顿悟说”。

  7.A[解析]信度代表测验结果的稳定性程度,效度代表了测验结果的准确性程度。

  8.C[解析]1968年奥苏贝尔在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的学习是不存在的。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迁移是以认知结构为中介进行的,先前学习所获得的新经验,通过影响原有认知结构的有关特征影响新学习。

  9.A[解析]组织策略即根据知识经验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学习材料进行系统、有序的分类、整理与概括,使之结构合理化。常用的组织策略有:列提纲、利用图形、利用表格、概括和归纳。

  10.C[解析]言语直观是在形象化的言语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的感知及对语义的想象而进行的一种直观的能动的反映形式,与实物直观和模像直观相比,它的优点是不受时间、地点和设备条件的限制,可以广泛使用。

  11.C[解析]升华是指被压抑的不符合社会规范的原始冲动或欲望另辟蹊径用符合社会认同的建设性方式表达出来,并得到本能性满足。

  12.C[解析]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教育要依据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做到循序渐进。

  13.D[解析]略。

  14.B[解析]人的气质本身无好坏之分,气质类型也无好坏之分。气质没有社会评价的意义。

  15.C[解析]略。

  16.C[解析]程序教学认为学习是形成行为库中本不存在的行为,是通过“刺激反应一强化”一步步实现的。它的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

  17.C[解析]心向与定势常指同一种现象,即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促进和阻碍。定势可能对问题的解决产生积极影响,前面问题的解决过程迁移到后面可以使后面解题的速度加快;定势也可能对问题的解决产生消极影响,表现为功能固着,即把某种功能、作用赋予某种物体的心理倾向。题干中学生记忆无意义音节的过程加快了对后面音节的记忆,由此可知这是心向与定势的积极影响。

  18.C[解析]道德意志是一个人为实现一定的道德行为而体现的一种坚持精神,德育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才能把道德行为坚定不移地贯彻下去。

  19.B[解析]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说过:“植物的形成由于栽培,人的形成由于教育。”

  20.A[解析]知识直观的三种类型是:实物直观,即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例如,观察各种实物、演示各种实验、到工厂或农村进行实地调查访问等;模像直观,即在对事物模像直接感知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直觉的能动反映,例如,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电视等的观察和演示;言语直观,即在形象化的言语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的感知及对语义的想象而进行的一种直观的能动的反映形式,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文艺作品的阅读、有关情景与人物形象的领会。

  二、多项选择题

  21.ABCD[解析]略。

  22.ABC[解析]弗洛伊德将意识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个层面。他认为,“潜意识”是人的意识中被压抑的部分,“前意识”就像一个门卫,起检查作用。当潜意识想变成意识的时候,前意识就会以文明为尺度,检查它是否合乎文明的要求,并决定它是否外化为意识。

  23.AD[解析]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两种。

  24.BC[解析]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分析是指在思想上把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或各个方面,把事物包含的各种属性、特征从整体中分离出来的过程。综合是和分析相反的思维过程,是在思想上把整体的个别特征或各个方面联系起来,把整体的个别特征或个别属性结合起来。

  25.ABCD[解析]略。

  26.ABCD[解析]人格的发展是社会化的结果,影响儿童人格发展的社会化动因基本上有家庭、学校、同伴以及电视、电影、文艺作品等社会宣传媒体。

  27.ACD[解析]认知策略是学习者在认知加工过程中所采用的策略,也就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一般把认知策略分为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28.AC[解析]内归因是行为者的内在原因,如人格、情绪、意志等。外归因是产生行为的环境因素,如工作设施、任务难度、机遇等。稳定归因是导致行为的相对不变因素,如内在的能力、气质,外在的工作难度等。非稳定归因是相对易变的因素,如内在的情绪、外在的机遇等。

  29.ABC[解析]智力的群体差异是指不同群体之间的智力差异,包括智力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种族差异等。

  30.ABCD[解析]教学手段就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互相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最早的教学手段就是人自身的活动,如口耳相传、示范、模仿、练习,主要通过语言,也包括通过表情、动作、形体等进行。文艺复兴前后,出现了专门的教学手段。夸美纽斯编写的《世界图解》是较早的教科书,裴斯泰洛齐的“算术箱”和福禄贝尔的“恩物”都是专门的教具。粉笔、黑板、教鞭、模型、标本等,大多是在班级授课制条件下逐渐出现和发展起来的。这些教学手段大大提高了教学活动的效率,促进了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三、判断题

  31.×[解析]孟子是内发论的代表。

  32.√[解析]略。

  33.√[解析]学习是因经验引起的,而不是因成熟、疾病或药物引起的,并且是比较持久的变化,但不一定表现出外显行为。

  34.×[解析]掌握学习理论是布卢姆提出的。

  35.√[解析]略。

  36.×[解析]个体发展具有差异性,所以教育者要因材施教。

  37.√[解析]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经历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的过程,其中心理自我是在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

  38.×[解析]感觉是人认识世界的开端,是我们一切知识的最初来源。

  39.×[解析]抑郁症属于心理健康问题,所以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应是心理健康状况。

  40.×[解析]桑代克的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

  四、名词解释

  41.终身教育是指包括教育的各个方面、各个部分,从一个人出生的瞬间一直到生命终结的整个过程的不间断的发展;也包括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之间紧密而相互依存的内在联系。

  42.顺化是人在适应外部环境过程中改变自身认知结构以实现对环境的适应,这就是所谓的“顺化于物”。顺化不是被动的过程,而是主体通过与环境作用,主动改变自身的认知结构,使认知结构不断地向更高水平发展,由此实现主体与外部环境的协调一致。

  43.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性人际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

  44.刺激分化是指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45.所谓投射效应是指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情感、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认知障碍。

  五、论述题

  46.[参考答案](1)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认知结构是指一种反映事物之间稳定联系或关系的内部认识系统,或者说,是某一学习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与组织。布鲁纳认为,人是主动参加获得知识的过程的,是主动对进入感官的信息进行选择、转换、存储和应用的。也就是说,人是积极主动地选择知识,是记住知识和改造知识的学习者,而不是一个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布鲁纳认为,学习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不管采取的形式怎样,个人的学习都是通过把新得到的信息和原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去积极地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三种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这三种过程是: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知识的评价。这三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新认知结构的过程。新知识可能是以前知识的精练,也可能与原有知识相违背。知识的转化就是超越给定的信息,运用各种方法将它们变成另外的形式,以适合新任务,并获得更多的知识。评价是对知识转化的一种检查,通常包含对知识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最终目的是构建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

  47.[参考答案]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系统地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思想品德的过程。从本质上来说,教学过程首先是一种认识过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人类的认识过程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由浅入深,不断深化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师生正是遵循这样的过程,通过传授、接受知识去认识客观世界,并同时提高自身的各种能力和素质。

  其次,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首先,教学是个体认识,不是对人类历史的总体认识,因此教学过程主要是获得间接经验的过程;其次,由于个体知识、经验的差异性,教学的个体认识往往是不同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的认识活动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及认识水平,因此这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但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来认识宏观世界,可以少走弯路,因此教学过程是一条认识的便捷通道。

  最后,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身心发展的过程。教学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同时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养成练好的行为习惯。教学的目的就是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因此,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也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六、教育写作题

  48.例文:

  四管齐下。克服职业倦怠

  当前,中小学教师中普遍存在着职业倦怠现象,严重影响着教师的自我价值认定和教育教学工作。究其原因,职业倦怠主要是由于动机的缺失造成的。造成教师动机的缺失有很多具体的原因,如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使他们感到失望,自主和尊重的强烈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而使他们失去信心与热情,工作环境中人文关怀的缺乏使他们的热情消退等。我认为针对职业倦怠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薪酬激励

  亚当•斯密首先提出薪酬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这在现实中也是合乎道理的。人们普遍认为,对代理人最传统、最直接的激励方式是激励性报酬。教师既有其专业性的一面,同时也有其与常人共同的人性。激励性的报酬安排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作为一个职业在所有职业收入中所占地位的高低位次;二是教师工资增长机制和激励机制,即建立在从教年限和国家政策基础上的增长和绩效上的激励。做好第一个方面可以吸引优秀人才从事教育事业,是对在职教师继续从教的激励;做好第二个方面则可以鼓励教师更加尽心工作,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晋升制度

  晋升是对教师工作与能力的认可,本身就具有激励性质。专业组织中流行的“非升即走”惯例,越来越影响到聘任制下的教师管理。制定建立在教龄和绩效基础上的晋升制度,一方面是对教师表示认可,鼓励其继续努力;另一方面也起到挽留教师的作用。教龄与经验是教师的宝贵财富,学校应当对之提供相应回馈,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理应受到更多的鼓励与尊敬。

  (3)授权与问责

  学校应当建立完整的授权与问责机制,以激发教师的自主性与积极性。思想上和行为上的独立性以及自治是人的基本需要。人们拒绝在外部压力下做事,尤其是在规则、规章、秩序和最后期限的压力下工作,因为这些外部压力干扰了他们的自治需要。人在拥有较大自主权时会更加自信、自尊,对自己的表现也就有更高的要求。通过鼓励个体自主决策,计划自己的行动路线,并对自己的结果负责,可以增进他们的自主与自我决定需要。问责是对授权效果的监督检查,以激励教师,调动其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性,尽最大的努力实现目标。

  (4)人文关怀

  人们总是脱离开人性而只就教师的职业特点强调教师是楷模、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付出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人们对教师为人师表提出过高的要求,使教师常常感到疲惫不堪。教师也有被满足的需要,而这却常被忽视。教师是一个情感高投入的职业,情感的高投入及高收益会带来极大的幸福感,但别人往往只看到教师幸福及充实的一面,并不了解教师工作的另一面,即情感高支出的同时,其受到的折磨及挫伤也可能更大。长期以来的专业特性已经融入到教师的人格特质,使他们极其看重其投入的情感价值以及被人尊重。但是现在的情况是,教师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社会地位,他们无法感受“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所带来的荣耀。教师的处境危机需引起社会和学校的关注。

  就学校范围来看,学校领导对教师的关怀可以有效地激励教师的工作热情。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可以体现在方方面面:善于倾听,对教师工作的表扬与支持,多与教师交流,关心教师的家庭生活,重视对教师的培训等。这些都可以照亮教师心灵的天空,可以让教师感受到尊重,从而建立起领导与教师之间的信任感。

  我们不应拿圣人的标准来要求教师,教师也有自己的需求以及缺点,需要得到社会和学校的关注与帮助。当他们遭遇到职业生涯发展的瓶颈、产生职业倦怠时,外界的援助无疑是雪中送炭,重新给他们点燃热情之火,帮助他们顺利走出困境。

免费领取教资笔试/面试/普通话备考资料> >

教师资格备考指导 立即定制专属备考方案

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