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下半年重庆幼儿教师资格笔试模拟试题+答案(1)
- 时间:
- 2023-05-31 16:12:35
- 作者:
- 杨老师
- 阅读:
- 来源:
- 重庆教师资格证
重庆教师资格笔试试题带来了2023下半年重庆幼儿教师资格笔试模拟试题+答案(1)、考生还可以点击重庆教师资格证笔试试题,了解更多教师资格笔试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哪一种活动不是重点发展幼儿的精细动作能力?( )
A.扣纽扣 B.使用剪刀 C.双手接球 D.系鞋带
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精细动作即小肌肉动作的能力,粗大动作即大肌肉动作的能力。ABD选项,都可以发展幼儿的精细动作能力。C选项,双手接球,可以发展幼儿的大肌肉动作的能力。故选C。
2.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同卵双胞胎的智商测试分数很接近,这说明( )。
A.遗传和后天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是平行的
B.后天环境对智商的影响较大
C.遗传对智商的影响较大
D.遗传和后天环境对智商的影响相对
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主要有生理成熟和遗传。遗传影响儿童一般能力(智力)的发展。C选项,根据题干,同卵双胞胎智商测试分数很接近,同卵双胞胎遗传素质是相同的。ABD选项,为混淆选项。故选C。
3.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1~3岁儿童形成的人格品质是( )
A.主动感 B.信任感 C.自主感 D.勤奋感
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A选项,3~6岁的幼儿的任务是发展主动感。B选项,0~1岁幼儿的任务是发展信任感。C选项1~3岁幼儿的任务是发展自主感。D选项6~12岁儿童的任务是发展勤奋感。故选C。
4.幼儿看电视最好在距离电视( )米的地方。
A.2 B.3 C.4 D.5
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指南》中幼儿看电视的合适距离。《指南》中强调幼儿看电视最好在距离电视3米的地方。ACD均是混淆选项。故选B。
5.陶行知创立的培养幼教师资的方法是( )。
A.讲授制 B.五指活动 C.感官教育 D.艺友制
5.【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陶行知培养幼教师资的方法。A选项,讲授制强调教师讲,幼儿听。B选项,五指活动是陈鹤琴的课程论。C选项,感官教育的提出者是蒙台梭利。D选项,艺友制是陶行知所提出的培养幼教师资的方法。故选D。
6.“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这一教育目的提出者是( )。
A.张雪门 B.陈鹤琴 C.陶行知 D.张宗麟
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陈鹤琴的目的论。A选项,张雪门是行为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B选项,陈鹤琴活教育的目的论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C选项,陶行知的理论主要是生活教育理论。D选项,张宗麟是我国第一位男幼师。故选B。
7.小明搭房子时缺一块长条积木,他发现苗苗手里有一块,就直接过去抢。小明的这种行为属于( )。
A.工具性攻击 B.敌意性攻击 C.生理性攻击 D.言语性攻击
7.【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分类。A选项,工具性攻击是指幼儿为了某个物品的获得而出现的攻击性行为。B选项,敌意性攻击主要指向人,主要表现为嘲笑、殴打他人。C选项,生理性攻击主要表现为打人和推搡他人。D选项,言语攻击主要是用语言的方式如骂人。根据题干描述,小明抢苗苗的积木,主要指向的是积木,故选A。
8.幼儿通过塑造角色表现文艺作品内容的游戏是( )。
A.角色游戏 B.结构游戏 C.智力游戏 D.表演游戏
8.【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幼儿游戏的种类。A选项,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出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题,所以又称主题角色游戏。B选项,结构游戏,是指利用各种结构材料或玩具进行建构活动的游戏。C选项,智力游戏是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使儿童在愉快的情绪中,丰富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力的游戏。D选项,表演游戏,是儿童按照童话或故事中的情节扮演某一角色,再现文化作品的内容的一种游戏形式。根据题干描述,故选D。
9.《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新生入园时,幼儿园要进行( )。
A.幼儿知识与能力测评 B.幼儿智力测查
C.幼儿家长测评 D.幼儿健康检查
9.【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规程》。《规程》中强调幼儿入园前,应该先做健康检查。选项ABC为混淆选项。故选D。
10.提出“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的心理学家是( )。
A.维果斯基 B.皮亚杰 C.弗洛伊德 D.马斯洛
10.【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维果斯基的教育观念。A选项,维果斯基提出“最近发展区”,即儿童有两个发展水平,一个是现有水平,一个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B选项,皮亚杰提出认知结构论。C选项,弗洛伊德提出精神分析论。D选项,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故选A。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简述良好师幼关系在幼儿教育中的意义。
1.【答案要点】
(1)良好的师幼关系有助于幼儿获得关爱;
(2)良好的师幼关系有助于幼儿获得安全感;
(3)良好的师幼关系有助于幼儿之间建立同伴关系;
(4)良好的师幼关系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
2.幼儿园教师应当具备哪些专业能力?
2.【答案要点】
(1)环境的创设与利用能力;
(2)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能力;
(3)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能力;
(4)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能力;
(5)激励与评价能力;
(6)沟通与合作能力;
(7)反思与发展能力。
三、论述题(本大题1小题,20分)
为什么要让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方式进行学习?请结合实例分别说明。
【参考答案】
(1)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
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幼儿在活动和游戏幼儿主动参与其中,通过实践操作获得不同的经验。情境教学法是幼儿以直接经验为情境教学法是幼儿以直接经验为基础进行学习的有力体现。小班幼儿认知情绪化特征明显,主要受外界事物和自己的情绪支配,良好的情境必然引起小班幼儿积极的情绪反应。我们可以利用情境教学,创设小班幼儿喜欢的教学情境,如具有鲜明主题标志的故事情境、形象逼真的生活情境、生动有趣的游戏情境等,引发他们的积极情绪,使其在这样的情境中能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
(2)幼儿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主要依靠事物的形象和表象认识世界。例如教幼儿学习数学中的加减运算时,幼儿不能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需要通过头脑中的表象或者是学教具的操作来进行计算。
(3)幼儿园教育原则要体现教育的活动性和直观性。
例如在小班社会“我会打招呼”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教师创设了一个表演游戏情境,准备好头饰,通过师幼共同扮演动物幼儿园里的角色,在游戏中进一步练习有礼貌地打招呼。幼儿沉浸在充满童趣的愉快游戏中在这样的游戏情境中,教师为每位幼儿提供了活动、交流、分享、表达的机会和时间,引发了幼儿在集体中交流的愿望,幼儿完全沉浸在愉快的游戏当中,不知不觉地获得了知识,获得了经验。
(4)幼儿园教育具有生活化、活动性的特点。
例如大班科学活动“转起来”,活动结束部分围绕“转动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让幼儿练习实际生活经验,与同伴想想、说说、看看,最后在“转转电影屋”的情境中自然结束,提升经验,进一步引发幼儿探索生活中转动现象的兴趣。总之,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壮壮和明明是幼儿园中班的男孩,壮壮的个头很高,力气很大。一次自由活动时,他们互相丢玩具玩,明明不小心把玩具丢到了壮壮的脸上,壮壮则把玩具扔到明明的身上,壮壮哭着走上前抓住明明的头发;明明则抓住壮壮的衣服,壮壮在明明的脸上狠狠地咬了一口,明明气愤地甩了甩手。王老师看见了连忙走过来,一手拉开壮壮,一手摸着明明的脸,明明的脸肿了起来,此时,壮壮哭得更厉害了,王老师把明明拉到一边,用毛巾敷在他的脸上,明明的表情很严肃,但没有哭,之后明明自己扶着毛巾敷脸。
请用心理学的原理分析:
(1)壮壮为什么哭?(1分)他采用什么方式来解决冲突?(6分)
(2)王老师的处置方式是否合理?(1分)为什么?(6分)
(3)如果你是老师,将如何处理?(6分)
1.【参考答案】
(1)壮壮哭泣是因为感觉到了挫折,导致挫折的直接原因是受到了教师的不公平待遇,即老师在争吵之后更加关心明明。他采用的是攻击他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把玩具扔到明明身上。
(2)王老师的处理方式不合理,因为在幼儿发生了争执之后老师没有问清楚原因,就直接对两个孩子有差别的待遇会给孩子造成老师有所偏爱的感觉,并且老师也没有询问事情的经过和发生的原因,仅凭自己所见的内容就进行处理,处理方式过于主观。
(3)幼儿期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是十分正常和频繁的,作为老师应该积极地进行引导。
首先,老师应该冷静地处理这个问题,在处理的时候不带有偏见,并且以一种平和的心态进行对待。
其次,老师应该在分开两个小朋友之后,迅速地帮助受伤的小朋友处理伤口,也要检查另一个小朋友身上是不是受伤。
最后,在两个小朋友情绪稳定下来之后,要对两个小朋友发生争执的原因进行了解,并且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小朋友,并教会他们下一次遇到类似的问题应该如何文明的更好地解决。
2.大(一)班孩子在户外活动时发现了几只蝴蝶,林老师启发他们观察蝴蝶,包括色彩、形态等。之后林老师引导孩子和家长一起收集蝴蝶的照片和标本并展示出来,还经常和孩子们一起欣赏、交流蝴蝶美在哪里。在语言活动中,林老师还讲了《三只蝴蝶》的故事,并和孩子们一起玩《花儿和蝴蝶》的音乐游戏。在美工区,林老师提供画笔、颜料、彩泥、橡皮擦等材料,让孩子们自主表现蝴蝶。丽丽等一群孩子要表演《三只蝴蝶》,林老师就提议他们自己做头饰装扮,并扮演其中角色参与游戏。
问题:
(1)结合材料论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艺术领域的目标。(10分)
(2)分析材料中林老师引导和支持幼儿开展艺术活动的有效措施。(10分)
2.【参考答案】
(1)①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在材料中,林老师带小朋友观察了蝴蝶的色彩和形态等。
②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在材料中,林老师经常和孩子们一起欣赏、交流蝴蝶美在哪里。
③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在材料中,林老师提供了多样的材料,多样的方式,让幼儿进行艺术表达。
(2)①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具体来讲,在材料中,林老师带小朋友观察了蝴蝶的外形特征,能够促进幼儿艺术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②在艺术活动中面向全体幼儿,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对有艺术天赋的幼儿要注意发展他们的艺术潜能。在材料中,林老师在美工区提供了多种材料,让孩子们自主表现蝴蝶,可以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
③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在材料中,有一群孩子想要表演《三只蝴蝶》,林老师也没有阻止他们,而是鼓励他们去做头饰。
④在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在材料中,林老师也会根据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例如鼓励孩子的《三只蝴蝶》的表演。
⑤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在材料中,林老师引导孩子和家长一起收集蝴蝶的照片和标本,合理利用了幼儿身边的资源,促进了幼儿的发展。
⑥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在材料中,林老师引导孩子展示出来,还经常和孩子们一起欣赏、交流蝴蝶美在哪里,可以促进幼儿交流。
五、活动设计题(本大题1小题,30分)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请你以“端午节”为主题开展教育活动。
要求:
1.写出主题活动总目标;
2.写出一个完整的活动设计,包括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与活动延伸;
3.写出2个子活动的题目和名称。
大班主题活动《端午节》
主题活动总目标:
幼儿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农历的五月初五,了解端午节的起源;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端午节的喜爱;感受端午节的节日气氛。
大班社会领域多元文化活动《端午节》
一、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感受端午节的节日气氛;体会端午节传递的情感。
2.技能目标:能够说出端午节的来历及习俗。
3.认知目标:知道端午节的风俗习惯,感知端午节的特别之处。
二、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粽子、图片等;
2.经验准备:幼儿生活中有过端午的经验。
三、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教师出示粽子,引导幼儿猜想粽子与哪个节日相关,引出活动主题。
(二)活动展开
1.教师讲述屈原的故事,幼儿感知故事内容。
(1)教师讲述故事内容,幼儿感知端午节的由来。
(2)幼儿讨论故事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一说端午节的由来以及知道的风俗习惯。
2.教师出示图片,讲述端午节的由来以及风俗习惯。
(1)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尝试描述图片中事物的特征及代表含义。
(2)教师引导幼儿自己观察图片,并说出图片中的事物及代表含义。
3.教师引导幼儿尝试动手制作粽子,感受端午节的节日气氛。
(1)教师出示包粽子的相关材料,幼儿观察包粽子的步骤图。
(2)幼儿尝试包粽子,教师指导。
(3)幼儿分享包粽子的方法与感受。
(三)活动结束——总结结束
师幼共同总结:端午节是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五、活动延伸——家园共育
请幼儿回家与父母分享端午节的习俗以及由来。
大班语言领域故事活动《屈原的故事》
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萌发爱国的情感,感受端午节的节日气氛。
2.技能目标:能够说出端午节的来历及习俗,能够看图讲述故事。
3.认知目标:知道端午节的风俗习惯及由来,感知故事主要情节。
大班艺术领域手工活动《制作龙舟》
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感受制作龙舟的成就感,体会端午节的节日氛围。
2.技能目标:能够动手与同伴合作制作龙舟,学会看制作步骤图。
3.认知目标:知道端午节的风俗习惯及由来,了解龙舟代表性含义及制作方法。
以上就是2023下半年重庆幼儿教师资格笔试模拟试题+答案(1)的内容,考生可以点击重庆市教师资格,了解重庆市教师资格考试时间、重庆市教师资格考试内容、重庆市教师资格考试报名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