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下重庆教师资格初中化学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答案
- 时间:
- 2020-02-21 15:41:41
- 作者:
- 张老师
- 阅读:
- 来源:
- 重庆教师资格证
单项选择题
1.答案:A。植物油。
2.答案:D。开发和使用生物质能。
3.答案:D。缓冲液具有缓冲能力的根本原因是其组分间存在同离子效应
4.答案:C。③⑥
5.答案:B。电池工作时,电子由MnO2流向Zn。
6.答案:B。CH4、CCl4、BF3都是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7.答案:B。SQ42-、Na+、Cl-、NO3
8.答案:D。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9.答案:C。烷烃的通式为CnH2n+2,随n值增大碳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
10.答案:C。小于0.20mol
11.答案:D。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12.答案:D。查阋资料是探究活动的一种。
13.答案:A。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
14.答案:A。归纳与比较
15.答案:B。羟基、羰基、羧基。
16.答案:D。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17.答案:敬请期待。
18.答案:敬请期待。
19.答案:敬请期待
20.答案:敬请期待。
二、简答题
21.参考答案
(1)教科书设置各种模块的主要目的是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和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
①灵活多样的栏目设计,加强教科书与学生的互动性。
②图文并茂阐释教学内容,增强教科书的可读性。
③分层次的概括总结,增强学习过程的系统性。
④形式多样的课后习题,保证教学评价的全面性。
(2)教材当中的“讨论”栏目可以设置为课堂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
交流讨论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提供相互质疑、辩论、启发、补充,共同求得问题解答的一种集体学习活动,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讨论,是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学生讨论交流要有一个核心的、有一定思维容量的问题,小组同学进行讨论后,或明确是非真伪,或得出共同的结论。有研究表明,讨论一般以5~8人最为理想,超过这个数目,平均每个人的发言次数和内容就会相对减少,降低组员的参与感与满足感。
组织交流讨论的难点在于调控讨论的方向和时间,使讨论既高效进行,又不影响学生的积极性,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其中。运用讨论法应注意:
①充分准备。讨论前师生要做好充分准备。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确定讨论问题,问题要有吸引力,有深入钻研的价值。学生要明确讨论中心、讨论题目及要求,搜集和阅读有关资料,准备发言提纲。
②讨论时要对学生启发引导。提供教师要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围绕讨论主题,深入探讨,最终解决问题。
③做好总结。讨论结束时,教师要做好总结,使学生明确结论及依据;对争论的问题要发表见解;及时纠正错误、模糊、片面认识。
22.参考答案
(1)化学史是化学学科的形成、产生和发展及其演变规律的历史。化学史不仅如实地记录了影响化学发展的重要事件,系统地阐述了化学发展的历程,而且向人们展示了化学家们揭开化学现象背后的规律所进行的思维活动和所采用的科学方法,以及他们所具备的科学精神,所呈现的科学道德。
①利用化学史,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实现。
②利用化学史知识,创设化学教学情境。
③开启学生智慧,掌握科学研究方法。
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⑤.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2)造成空气质量变差的原因有天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大类。天然因素是自然界自身原因引起的,如火山爆发、森林火灾等;人为因素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生活炉灶的燃烧、地面扬尘等。
培养学生如何保护我们周围的空气,除了学生自身主动环保之外,还可以让学生进行环保宣传:少用化石燃料,推行绿色出行,少开车多走路多骑车,及时关闭不用的家用电器,少开空调等。
(3)实验步骤:1.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好记号;2.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立刻塞紧塞子,观察红磷燃烧的现象。3.待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簀夹,观察实验现象。
三、诊断题
23.参考答案
(1)D。
(2)错误的同学选择了A或者B,AB中都含有实验方案①,①中主要考查的是排在H+前面或后面的金属与H+能否发生置换反应,所以这部分同学的错误可能是因为对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熟练度不清晰;
(3)讲评本题,我会遵循以下思路:
1.先让学生完整看一遍题;
2.提问:比较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以有哪些方法?学生自由发言后总结:①可以与H+发生反应,判断是否排在H+前面;②可以和其他金属的盐溶液反应,如果能将另一种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说明这种金属是排在另一种金属后面。
3.引导学生一个一个实验方案分析,判断活泼性顺序;
4.综合实验方案,结合选项进行选择;
5.对于解题思路进行进一步的总结。
四、案例分析题
24.参考答案
(1)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充足的氧气。
(2)①能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教学。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境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材料中,该教师通过结合生活实际,出示有关图片,导入课题,让学生体会化学知识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②贯彻了启发性教学原则。即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主的进行学习。材料中,教师不断的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得出“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等结论,提升了学生思考与自主学习能力。
③落实了因材施教原则。提供根据学生学生的智力发展、个性差异进行教学。材料中,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是错误的情况下,充分考虑到学生自身的经验特点,个体差异,鼓励并引导学生,让学生重获自信。
④充分响应了师生协同互动原则。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需要共同协作,完成教学任务与知识学习。材料中,该教师没有一味的讲解,而是穿插了学生的探究实验活动,不断帮助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探究的乐趣下学习,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师生互助。
(3)①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独特的人,也是独立意义的人,只有把学生当作课堂主体,才能尽可能发挥其最大的潜能。
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可适当利用相应鼓励为主的教学评价,要允许学生犯错误,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③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质疑问题和学会思考。用难度适宜、层层递进的问题牵引学生思考,才更能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
④发扬民主教学。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但同时我们也要善于倾听孩子的想法,发扬民主,让学生做课堂真正的主人。
五、教学设计题
25.参考答案
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学习化学就要充实验入手。要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上好基本操作课
化学基本操作实验是培养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的基础。因此,必须上好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课。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课可采取边讲边实验的方法:首先教师边讲边演示,教师的演示操作必须规范,其所起的示范作用,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然后在教师的讲授中完成基本操作练习;最后,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基本操作练习,只有这样反复练习才能真正掌握基本操作技能。
②做好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包括实验演示和教师演示的方式,根据实验进行的条件、难度、进行选择,其中在教师的每一个演示实验都要做到操作规范,熟练正确,有条不紊,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③上好分组实验课
在实验可中往往采用的是学生分组实验课。因此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的整个过程,才能更好地进行实验。上好学生分组实验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教师要制订明确而可行的教学目标、做好学生分组实验课的准备工作、确定相应的实验方案、明确实验注意事项;同时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充分参与到学生实验中去进行指导。
④鼓励课外实验
组织化学兴趣小组开展课外活动,是一种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的有效途径。以做化学趣味实验、制作实验教具、组织参观、进行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展开。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开展活动。
总之化学实验,培养了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一、教学目标
(1)熟悉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及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初步掌握加热药品的实验操作。
(2)学会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通过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化学对生活生产的影响作用,提升化学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
难点:归纳总结酒精灯使用的注意事项。
三、教学方法
讲解法、演示法、实验操作法、小组讨论。
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提问】大屏幕展示加热的实验装置,并提问根据图片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回答】①需要在加热的条件下进行;
②加热的仪器为酒精灯....
【教师引导】在实验中酒精灯如何使用?
(2)新授
【教师提问】图片展示酒精灯,提问酒精灯有哪几个组成部分?
【学生回答】灯体、灯芯、灯芯管和灯帽组成。
【教师提问】酒精灯在使用时该如何正确使用?如何点燃酒精灯呢?观察图片总结。(展示点燃酒精灯的图片)
【学生回答】用点燃的火柴点燃酒精灯。
【教师演示】演示点燃酒精灯的操作。学生进行观察并描述。
【学生回答】首先将酒精灯的盖子取下来,放在实验桌上,然后再用点燃的火柴点燃酒精灯,再把燃着的火柴熄灭。
【提出问题】能不能用已经点燃的酒精灯去引燃另外一个酒精灯?观察图片能够得到什么信息?
【学生回答】不可以用点燃的酒精灯去引燃另外一个酒精灯,只能用火柴点燃酒精灯。
【教师活动】展示酒精灯火焰的图片。观察酒精灯的火焰部分,归纳信息。
【学生回答】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个部分,将火柴平放在酒精灯上加热时,外焰部分燃烧的痕迹最明显,所以应该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教师引导】酒精灯该如何熄灭?观看视频总结。
【学生回答】用酒精灯的盖子将燃着的酒精灯盖灭。
【教师总结】不可用嘴去吹灭酒精灯,在熄灭酒精灯的时候需要用酒精灯的盖子将火焰熄灭。
【提出问题】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回答】第一次,熄灭火焰。但此时盖子中的氧气被参与燃烧掉,导致盖内空气压强变小,等其冷却后,因外界气压大于里面气压,故会导致打不开瓶盖。所以,应该再盖一次,使空气进入。防止灯盖内部气体量过少,造成低压,下一次再用就会很难打开。
【教师讲解】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子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
【教师引导】那如何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液体进行加热呢?请结合教材内容,小组进行讨论。
【学生讨论、总结】①试管外壁干燥、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②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由试管底部套上、取下;
③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底部受热均匀,然后用外焰进行加热,加热时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
④加热后的试管不能立即接触冷水或用冷水冲洗。
【教师引导】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底部受热均匀,然后用外焰进行加热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使之受热均匀,防止局部受热,使试管炸裂。
【教师引导】请各化学实验小组,结合以上操作加热氢氧化钠溶液并向其滴加硫酸铜溶液,请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回答】实验现象为:滴加硫酸铜后产生蓝色沉淀氢氧化铜。
(3)巩固提高
大屏幕展示实验酒精灯及加热液体的操作图片进行判断。
(4)小结作业
小结:请学生简要概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
作业:课后观看实验室使用酒精灯的视频,回顾今天所学的知识。